作者:崔以撒
每逢春节临近,几乎每家都要在自家门口贴上大红的春联,这是上千来沿袭下来的习俗。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基督徒也与世人一样,热衷于此,而不顾及这个传统习俗的背后,充满着浓重的宗教迷信的色彩。
“春联”大概源于先秦时代,最早是用桃木制作“桃符”,人们在上面刻上咒语,悬挂在大门两旁,充当“门神”的角色,用来镇妖祛魔,保护家人平安。到了宋代,这种习俗慢慢有了演变,人们开始用纸张取代了木制的“桃符”,并在其上开始赋诗;“桃符”从此就有了一些文化基调,而被称为“春联”。直至明代,人们在除夕之夜贴春联的风气越发盛行起来,渐成为民间的普遍习俗。
春联发展至今,虽其宗教意义有所淡化,但其驱邪避灾、祈求福祉的目的依然没变。在今天世人普遍的心目当中,贴春联不仅意味着喜气,更是希望它给人们带来“祥瑞”和“福气”。 贴春联与“过年”还不太一样。虽然当年的“年”代表着一个“兽”的名称,但时至今日“年”已不再是“兽”,是365天时间的称呼;“过年”是农历新年,已经没有人想到是过“兽”。当然“过年”形式,尤其在农村,也存在浓厚的迷信色彩,也是我们基督徒回避的。
很多基督徒为了不游离于世人之外,也随意迎合习俗,觉得春联一经改头换面,把世俗的祝福改变成属灵的金句,充满迷信色彩的春联便不再是“世俗”。这种把习俗以“属灵”加以外包装,让神儿女来接受的方式,我们看着是不是眼熟?仅以西结书就给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对神的信仰,就是以这样的变种方式被参杂、被侵蚀的。
比如俄罗斯东正教,主后987年“罗斯受洗”后不久,开始降低“基督教的身段”,以获取俄罗斯人对基督教的接纳与信任。于是,在俄罗斯出现了基督教与原始宗教“和平共处”的景象:圣经启示的上帝与原始宗教的诸神并存;教会的敬拜仪式与多神教的祭祀仪式并存;基督徒圣洁的生活与异教徒生活习俗并存。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督教”在罗斯的广泛传播。但由此产生的“东正教”已经距离圣经相去甚远,所以罗马天主教教廷,在历史上始终不接纳东正教为基督教。
东正教与异教结合带来的堕落,基督徒应当警觉,不该觉得异教方式经过改装,就可以去迎合。既然基督徒是分别为圣,有无必要与世人保持疏离?中国人信了神,就国籍和遗传而言,依然是中国人;可就本质而言,信了神的中国人,同时成为天上的国民;既为天上的国民,他应该首先要置国家、民族、文化、习俗之上。基督徒首先是普世的基督徒,是卓尔不群的基督徒;而不是具有国家、民族、文化、习俗背景的基督徒。
对此,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以为,我们既然生活在地上,为了向世人传福音,要他们认识神,就当向什么人,作什么人(林前9:20)。为传福音,文化处境化有一定道理,可是这个原则应用范围不是无限的。比如清朝年间的西方传教士,为要得着中国人,他们宁愿脱掉西装革礼,着长袍马褂;但有一样,他们不会去行,就是效仿中国男人的辫子。因为这不是美学问题,而是真理问题(林前11:14)(戴德生不接受这样的观点)。
实际类似的事情,最早也曾发生在哥林多教会身上,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里详细讨论过。这件事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保罗教导习惯崇拜偶像的哥林多人“偶像算不得什么”,以此来纠正他们对偶像的固有观念;也即偶像是人手造的,虚假受造之物,事实并不存在(林前8:4)。在哥林多教会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等知识(8:7a),原因是拜惯了偶像的部分哥林多人,当他们成为基督徒后,过往的宗教经验在他们头脑中短时间内不会立刻剔除,他们一般还会相信他们所食用的祭肉,与被造的偶像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当他们看见有人吃祭肉,就认为他们是在敬拜偶像。
这群人保罗称他们为“软弱”的基督徒(林前8:11),就是不太认识“偶像算不得什么”的真理的基督徒。这些人的表现就是在一些极为平常的事上有诸多顾忌,忌惮许多事情,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碰,以至没办法与神有正常的亲近与交通(林前8:7)。
保罗在林前第八章,并未过多指责批评他们。因为在哥林多教会还存在一群有这等知识的“刚强”的基督徒。但这些人普遍缺乏爱心,并滥用自己的自由权利。他们坚持认为基督徒到异教寺庙里自由地吃祭肉,才能表示偶像算不得什么这样的真理。保罗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无疑动摇了“软弱”基督徒们的信心;因为当他们看见“刚强”基督徒行为的时候,很可能会起而效尤,在异教的庙宇里,肆无忌惮地吃起祭肉(林前8:10)。若是仅仅吃点祭肉也就罢了,可对于“软弱”的弟兄而言,在他们心目中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信念:“原来我们基督徒参与异教偶像崇拜,对我们信耶稣可以毫无妨碍哦!”
所以保罗很严厉地对哥林多人说,“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林前8:12)。
绊倒“软弱”的弟兄后果是很严重的(路17:1-2)。我们可否设想一下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呢?保罗虽然没有说,但这可能又是一个原则。既世人吃祭肉的时候,他们坚信是在履行拜他们的神的义务;基于这样的宗教观,当他们看见基督徒饮食祭物时,他们一定会很惊奇:“哦,以前我们以为基督徒只拜耶稣的,原来他们也可以拜庙里的佛祖啊?”——那么,基督徒的光和盐的作用,基于基督徒这样的行为,在世人面前一扫而光,神的名就此也得到了玷污!
基督徒贴春联,与曾经发生在哥林多教会信徒吃祭肉一事很相似。一是会让 “软弱”的基督徒跌倒;二是也会让世人轻看基督徒的圣洁。
在神看来,若是基督徒没有爱心,知识毫无益处;基督徒有自由,但为了他人的益处,就必须限制自己的自由。圣经既有这样的宝贵原则,不也一样适用在贴春联一事上吗?为此,我们是否也该效仿保罗那样,——“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林前8:13)
崔以撒
初稿2018/2/5
修改于2020/1/24
把世俗祝福改成属灵金句,我感觉没有问题。我反倒认为这是一种宣示,像世人宣告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不属世界,和世人不同。在中国不贴春联,别人看到了第一句话就是,这家死人了,如果贴了主内的春联,人家看到了第一句话会说这家人信耶稣。中国的贴春联习俗本就源于圣经的逾越节。不贴春联,不随从世上的风俗了,神知道,自己知道。贴主内的春联,神知道,自己知道,被世人看见知道。 我相信神的话语被世人看见,过来过去的,这话语会印在她们心里。要是每家都能贴主内的春联,那么神的话语就能被更多不信的人记住。神岂不是借着话,改变我们,与我们同在的吗?
赞赞
贴春联的真的是为传扬神的话吗?
赞赞
中国的贴春联习俗不是源于圣经的逾越节,而是异教迷信,属魔鬼的迷惑。基督教、犹太教、回教的圣经有很多相似点,犹太教与神道教也有很多相似点,四教所信的是就同一位神?“日犹同源说”成立?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