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荣以破布包珍珠之喻来否定天主教的异端本质

作者:小草

唐崇荣是华人教会归正运动的发起人,但他的一些神学思想和观念却是非归正的,既不符合圣经,也不符合改教的立场。宗教改革的精神就是归回圣经,唯独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权威依据,这才是真正的归正运动。宗教改革时期,改教家们与天主教之间争辩的焦点是在因信称义这个教义上。在这个教义上的分歧导致了抗罗宗与天主教的分裂,因为这个教义是如此的至关重要,决定了所传的是不是福音。

美国改革宗神学家史普罗牧师(R C Sproul)说,

唯独因信称义的教义是如此的重要,决定了教会站立或倾倒。如果我们没有唯独因信的教义,我们就没有福音。如果我们没有福音,教会没必要存在,教会也不再是教会,而是落入到离经叛道的状态中,因为这个教义回答了,我当如何行才能得救的问题。”(引译自《The Article on Which the Church Stands or Falls》)“如果你丢了唯独因信称义,就是把福音给丢了。”(引自《誓死捍卫的立场:不持守唯独信心,就没有福音(史普罗 》)

天主教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天主教是不是异端?在《唐崇荣牧师谈天主教》 里,唐崇荣说,

到底天主教于基督教最大的分别在那里?有两大方面。天主教与基督教第一个最大的原则性的分别,就是权威的问题。。。天主教和基督教第二个不同的地方,是中保的问题。

这两点确实是天主教与基督教的不同,但是唐崇荣竟然没有提到在因信称义上的分歧,忽略如此重要的分歧实在说不过去。或许正因为唐崇荣没看到这个严重的分歧,才有他接下来的破布包珍珠之说。唐崇荣说,

让我讲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福音是一粒很宝贝的珍珠。这个珍珠外面很可惜,包了许多的破布,那就是天主教的外表。所以天主教徒若一生一世摸索,寻找到最后,找到了珍珠,那些人就得救了。但那些不找,一直摸破布的人摸到死,那些人就是天主教教徒。正像你们当中有很多礼拜堂堂徒、宗派派徒、某某会会徒,糊里胡涂!所以,你说,天主教里面有没有得救的人?有!马丁路德是天主教徒里得救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在天主教里找到了福音。结果,他被天主教赶出去,但他是在天主教里找到福音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主教里还有一本圣经嘛,所以,他在圣经里面找到了福音。

天主教否定和拒绝唯独因信称义,所以天主教里就没有福音,他们把福音给丢了,他们有的只是另一个福音,一个假福音。天主教里并没有福音这一珍珠,破布里包的没有珍珠。那么,天主教徒在破布里再怎么摸也是摸不到珍珠。天主教里有得救的人,但这并不能证明天主教里有福音。天主教有圣经,福音是在圣经里,但天主教不等于圣经,所以不能说天主教就有福音。异端里也是有圣经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异端里有福音。路德是在圣经里找到福音,而不是在天主教里找到福音。

唐崇荣的,“天主教徒一生一世摸索,寻找到最后,找到了珍珠,那些人就得救了。但那些不找,一直摸破布的人摸到死,那些人就是天主教教徒。” 这种靠人自己的摸索来决定得救与否,岂不是把得救的决定因素又放到人自己身上了吗?这样说来,能摸到珍珠的人就有可夸口的了。但经上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弗2:8-9)罪人的得救完全不是出于自己的行为,不是因为自己能摸索到,不是人自己找到福音,而是神主动找到人。

天主教到底是不是异端?唐崇荣在这个问答里,最后说到,

把整个天主教当作是异端,我今天还不会用这个名称。里面有一些异端的教训?是!整个天主教都是异端吗?不!因为在天主教里面的人还可以找到基督是救主、三位一体、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圣经是神的话等纯正的道理。如果他们把前面提到的那些错缪丢掉的话,他们仍有可能领受真正的福音,还可以得救。

如果因为天主教里有些纯正的道理就不能算是异端的话,那很多异端也都不能算为异端了。判断异端的标准并不是看里面有没纯正的道理,而是看是否有违背核心的基要真理。天主教在救恩论上违背了圣经真理,传的是另一个福音。使徒保罗说,“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加1:8)天主教传另一个福音是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不可容让的,还怎么不是异端呢?

钟马田( Martyn Lloyd-Jones)说,“对于罗马天主教这个体系,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鬼魔最大的杰作。罗马天主教是如此地偏离基督教的信仰和新约的教导,以致我会毫不犹豫地与16世纪的改教家们一起,把它当成是离道反教的。”(引自《罗马天主教是鬼魔最大的杰作(钟马田,小草译)》)

附图:《唐崇荣牧师谈天主教》 原文截图

唐崇荣以破布包珍珠之喻来否定天主教的异端本质”的一个响应

  1. Shanxin Liu说道:

    首先,还是谨慎的排他,个中原因不一而足。或许在个人概念里并非是“排他”这个词。
    其次,我个人在考虑,如果因信称义是如此的显赫以及重要,为何不名言、白纸黑字记录于圣经之中,包括三位一体。
    我个人觉得,任何一个人,拎出来,都是无法不被发现有意无意的破绽的。
    我举一个例子,火灾之中我的面前有10个物件,其一是一把逃出生天的钥匙。多宝贵都不为过的。对于这把实际上是赖以得救的钥匙,每个人的珍视程度是迥然各异的,所以衍生了许许多多的分歧,人很难以为对方比我更爱主,问题是自己和对方都未必足够爱主。但是这并不是说原则和立场以及是非都不重要,真的都非常重要,作者A&B,不一样的人决然对出不一样的A和不一样的B,而且,A\B的层次高度有可能有很多交集,更有可能有更多的非交集。
    总的来说,著作之所以能造就于人,得益于圣灵对作者的爱,因为作者需要,而圣灵又爱我们。
    总意是敬畏神,那么,我且认为,无论如何去回应爱、敬畏神都是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