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主光牧师
自从欧洲崇尚「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们普遍注重科学研究,渐渐摆脱天主教的迷信。於是社会产生两个主流思想:第一,是宗教改革,以马丁路得脱离天主教的运动为代表者;第二,是不信主义,欧洲人士崇尚科学,凡事以理性为最高的判断準则,摒弃任何宗教信仰。
这种「不信主义」又渐渐转回来打击天主教和基督教,影响一些神学家变成不信,是为「新神学派」产生的原因。读者可以想像,「新神学思想」既然不信圣经、不信神蹟、不信属灵,还有甚么动力可以推动教会热心起来呢?所以这一类教会都变得「死气沉沉」,聚会人数大大减少。北美洲有许多教堂,因为没有人聚会而出售给华人教会。美国基督徒人口平均每天减少三千四百人。
「灵恩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十九世纪末,「欧温」(Benjamin Hardin Irwin)因为羨慕卫斯理约翰追求「成圣经历」,为罪痛哭直到天亮,就带动自己的教会追求这种经历,可惜他们注重追求「情绪激动」,不是注重追求「成圣」。所以当他们追求情绪激动,比卫斯理约翰还要厉害之时,「欧温」就称这经历为「圣灵的洗」。之后追求得更激动,就称为「火洗」、「炸药洗」、「强烈炸药洗」、「氧化炸药洗」……。后来会众发现「欧温」的私生活很败坏,他的教会就全面倒台了。
从「火洗教会」出来一个人,名叫「巴罕」(Charles Parham)。他在一九零一年与圣经学院的学生们一同追求「圣灵的洗」,还是以「情绪激动」和「说方言」为目标,是为「灵恩运动」的开始。到1906年,「巴罕」的学生「瑟木」(小草注:英文全名为 William Joseph Seymour ,是位黑人)借用洛杉矶「阿苏撒街」(小草注:英文名为 Azusa Street)一间旧教堂,带动黑人追求「圣灵的洗」,情绪激动比「火洗教会」更甚,有五年之久,吸引全世界各地极多教会领袖来参加。是为「灵恩运动」发扬光大的开始。然而,他们的聚会极度混乱和情绪化,所以众教会一发现自己的会友接受了说方言,都把他们赶走。这些被赶出教会的信徒组成「神召会」、「五旬节教会」等。
「灵恩运动」发展得这么快,除了因为经验到「神蹟奇事」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当时普遍教会受到新神学思想的打击,聚会渐渐都变得「死气沉沉」。所以当人们接触到「灵恩」,体验到灵界异能,就极度兴奋起来,教会也就因而大大增长。他们发现,「情绪激动的聚会方式」才是摆脱「死气沉沉」的良方。到1960年,灵恩运动更渗入受新神学思想打击最严重的「圣公会」、「信义会」和「长老会」,以至「天主教」,因为他们也能靠灵恩而摆脱「死气沉沉」,大大增长起来。
本来,「天主教」与「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进行「教会合一谈判」已有多年,但一直失败。自从灵恩运动渗入这些教会之后,「教会合一运动」就渐渐成功。所以今天「灵恩运动」发展到「第四波」,就以「教会大合一」为特征。主要原因也是众教会都想摆脱「死气沉沉」。
此时,美国「富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开创「教会增长」这个全新的学科,有印度宣教士「马盖文」(Donald A. McGavran)来任教。「马盖文」在理论上有不少贡献,但欠缺实际动力。接任的南美洲宣教士「彼得.韦拿」(Peter Wagner)(小草注:中文也译为 彼得.魏格纳)认为研究「教会增长」必须从「灵恩运动」著手。於是请来追求「圣灵击倒」的「约翰.温伯」(John Wimber)做助教,全力开办教授神蹟奇事的「MC510课程」,吸引全世界各地极多福音派的领袖前来就读,是为灵恩运动正式渗入「福音派」的开始,称为「灵恩运动第三波」。这也是因为福音派教会也变成「新福音派主义」,教会越来越变得「死气沉沉」。
这样,「灵恩运动」就成了「教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灵恩运动」的动力其实是「神蹟奇事」和「情绪激动」。然而,「灵恩运动」何来能力使自己能够常常「行神蹟」和「情绪激动」呢?原来他们静悄悄地引入「积极思想」(Positive Thinking),和「世俗流行音乐演唱会的聚会方式」,成为两个「教会增长」的主要动力。让笔者详细分析一下:
灵恩运动引入「积极思想」
「积极思想」来自「新纪元运动」(New Age Movement)。这运动由印度教传入西方社会,一般相信是从1986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世界和平日」开始的。他们用「进化论」解释「轮回」,认为「人类」可以多次「轮回」,从而「进化」成为「神类」。只要人类肯「吃素」,又学会用「积极思想」来行神蹟,「人类」就渐渐变成「神类」,那时就是最理想的「新时代」了。
今天,「积极思想」已经渗入教育、医学、心理学、商业、军事、宗教……。所以西方社会各行各业都出现许多「积极思想大师」。在基督教内的「积极思想大师」有许多,我想有三位香港教会特別熟识的,第一位是Robert Schuller (小草注:中文译为 罗伯特.舒乐),他宣称自己用「积极思想」建成那座世界著名的「水晶宫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香港电视常常见到他主持的「权能时刻」节目,教导人如何藉「积极思想」达到成功、致富、健康。但是说来讽刺,他的教会最近宣布破产了。
第二位是 Rick Warren (小草注:中文译为 华理克)。他利用「市场调查」方法,访问路人为甚么不返教会,然后照这些人所抱怨的,建立世界著名的“Saddleback Church”,里头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崇拜聚会──有灵恩的、有现代流行音乐的、有保守信仰的、有注重礼仪的……;此外,还有餐厅、电影、桌球、咖啡、游戏……等供应,应有尽有。参加他们教会聚会,和到迪士尼乐园去玩一天差不多。结果他的教会极速增长。世上数以十万计传道人纷纷去向他「取经」。Rick Warren并不是一个注重真理立场的人,所以他的教会才有多种方式的崇拜聚会,来迎合不同的信徒。他虽然是浸信会牧师,却跑到「阿苏撒街-灵恩派总部」去为参加「灵恩派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为他们讲道。不少人研究他的著作,也发现他以「积极思想」作为成功的秘诀。
第三位是韩国灵恩派「纯福音中央教会」的赵镛基牧师。他宣称自己用「积极思想」建成「全世界最大的教会」,有几十万人聚会。吸引亚洲无数教会派人去向他「取经」。世上极多教会受他的影响而变成「灵恩派教会」。他所写的《第四度空间》风靡一时。
由此可见,「积极思想」与「灵恩运动」极之配合,因为「新纪元运动」认为人的「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sciousness)藏有庞大能力,借着「积极思想」就可以动用藏于「潜意识」和「无意识」中的能量来行神蹟。但我们知道,“unconscious”的意思其实是昏迷;追求这境界的人常常进入昏迷状态,或被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邪灵很容易进入人身,而人还不自知。灵恩派人士常常追求「圣灵击倒」-倒地大哭、大笑、打滚、发抖、尖叫、昏迷、抽筋……等,就是这个缘故。
— 节录自吴主光牧师2011年发表的《評「新詩歌」與「新崇拜」》
https://china.omegaministryorg.com/%e7%94%9f%e5%91%bd%e5%ad%b8%e5%9c%92-lifegarden/,這個生命學園是異端吧😰
赞赞
是,别看,是胡说八道的。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