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把基督的义归算给相信的罪人并称他们为义(Naselli)

作者:Andy Naselli

称义的含义

1。称义是司法性,而不是经验性的

称义的意思是宣告为义,而不是使之成为义(指改变人的品格,使之成为义)。这比喻来自法庭用语,法官宣告某人有罪或无罪。保罗在罗马书8:33-34把定罪(宣告有罪)和称义(宣告无罪,宣告为义)作了对比:“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参阅罗5:18;8:1)。神“使罪人称义”(罗4:5),是指祂在律法上宣告罪人为无罪,为义,而不是指祂把罪人变成义人。

2。称义包含赦免(罗4:6-8)

当神称相信的罪人为义时,祂赦免这些罪人的“过犯”,遮盖他们的罪,不再把他们的罪算在他们头上。 

3。称义包含归算(罗马书4:1-8;5:15-19)

称义是一种祝福,因为神将基督的义归算给相信的罪人。神并不只是取消罪人的罪责,宣告罪人无罪(中立),祂还将基督的义归算在相信的罪人的账上,并宣告罪人为义(积极)。这就是“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的原因(罗4:6;参见罗4:7-9)。“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即享有义的地位)了。”(罗5:19) 

4。称义是纵向,而不是横向(罗1:17;3:21-26;9:30-10:13等)

与保罗新观的立场相反,称义从根本上说,是罪人如何与公义的神,而不是与其他人建立关系。它首要涉及救恩论,而不是教会论。

称义的必要性

5。称义是必要的,因为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罪人,都在神定罪的忿怒之下(罗1:18-3:20)。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没有人可凭自己的功劳站立在神面前为义。

称义的基础

6。称义的基础,是神将基督的义归算给相信的罪人(罗4:1-8;5:15-19)

这得以实现,是因为基督所献的挽回祭(罗3:25-26)。(论赦免和归算,请看以上2-3点的陈述)如果神宣告罪人不仅无罪,还称他为义,那祂如何可能是一位公义的法官(即一个在道德上公正公平的法官)?因为称义取决于挽回祭——就是说,耶稣献祭的死平息了父神的忿怒。耶稣满足了神对我们公义的忿怒,并将其转化为恩待。我们因耶稣的血称义——就是说,藉着祂献祭、代赎的死(罗5:9)。公义的神凭公义把义归算给不义之人。 称义证明神在因耶稣所献挽回祭而称罪人为义这件事上为义。 

7。称义的基础是神将基督的义归算给相信的罪人(罗4:1-8;5:15-19)

这得以实现,是因为神让基督从死里复活。(罗4:24-25)神让基督从死里复活,公开为祂辩白,从而成就或证实我们的称义。查尔斯·贺智(Charles Hodge)从罗马书4:24-25(和林前15:17)推断,“我们要称义,基督就必须复活,因为基督复活,表明父正式悦纳祂为我们献赎罪祭而受的苦。”约翰·慕理(John Murray)同样推断,“耶稣复活被视为是奠定了这称义的根基。”

8。称义的基础是神将基督的义归算给相信的罪人(罗4:1-8;5:15-19)

这得以实现,是因罪人与基督联合的缘故(罗3:24;5:12-21;8:1)。马库斯·约翰逊(Marcus Johnson)说:“与基督联合,为我们称义提供了基础。” 这与先前关于为罪献上挽回祭和复活的陈述有关。因相信的罪人与基督联合,基督为罪献上挽回祭,以及祂的复活就使他们得益处。布赖恩·维克斯(Brian Vickers)在完成他对归算的教义详尽查考时,同意梅钦(J. Gresham Machen)的观点,即没有基督的主动顺服,人就没有盼望。 基督成就了诸般的义——祂身为第二个亚当,对天父旨意和命令的顺服,祂献祭的死,以及祂的复活,都是为十字架辩白,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末世世代——这诸般的义,因我们凭信心与基督联合,就都成为我们的义。正是在此基础上,信徒才被称为义。

称义的手段

9。称义是一种恩赐,罪人无法赚得(罗2:5-16;3:9-20,24,27-28;4:1-5;5:16-17;9:30-10:5)。

称义的手段不是我们的善行。我们称义,是δωρεὰν τῇ αὐτοῦ χάριτι——白白地(即作为恩赐,无需付出)得到祂的恩典(罗3:24)。罪人不能凭自己的行为,在神面前配得义的地位,所以他们不能在神面前夸口(罗4:2)。加尔文推断出一个普遍原则:“凡以自己为荣,就是以神为耻。”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和理查德·梅休(Richard Mayhue)解释说,“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时代,宗教都回答说,我们可以通过成为好人上天堂。世界上各种宗教体系编造出一系列必须履行的仪式和礼节,以此获得某种程度的义,供人在神的法庭上使用。” 古德恩(Grudem)断言,“正确的称义观,是圣经唯独因信得救的福音与所有基于善行得救的虚假福音的分界线。”

10。因着唯独信心,唯独相信基督,人得以称义(罗马书1:17;3:22,25;4:3-5,9-25;5:1-2;9:30-10:13)

称义的途径是对基督的信心。信心是工具因。人得称为义,当中没有人的行为,信心的对象只是在基督里的神,不包括自己或别的任何人。“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4:5) 约翰·派博(John Piper)说:“罗马书4:5也许是新约关于唯独因信称义最重要的经文。” 

11。称义通过救赎发生(罗3:24)

我们“因基督耶稣的救赎”而称义(罗3:24)。论到称义,人的途径是信心,神的途径是救赎。

称义人人皆可得

12。每个人都可以得着称义,没有种族之分(罗3:22-23,29-30;4:9-17;10:11-13)

“犹太人和希腊人并没有分别……‘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12-13) 

称义的结果

13。如今,称义与脱离律法的自由密不可分(罗3:19-21;7:1-25;9:30-10:13)

神的子民现在是在新约之下,不在摩西律法的约之下。如今称义成就了律法(罗3:21, 31;8:4)。旧约的预言证实了随着基督的死,救赎历史发生了转变,废弃了摩西律法之约。现在神的子民“因信”坚固律法(罗3:31)。

14。称义与神的平安密不可分(罗5:1)。

称义的比喻是司法性的,而和好的比喻是关系性的。罪人在称义前是神的仇敌,落在神的忿怒之下。称义后是神的朋友,与神和好。

15。称义与扎根最深,让人满足的喜乐密不可分(罗5:2-11)

那些得称义的人,因盼望神的荣耀(罗5:2),因他们的患难(罗5:3-10),因神祂自己(罗5:11)而欢喜。称义是好消息,主要不是因为神赦免我们的罪,我们逃脱神的忿怒;称义是好消息,主要是因为它使我们能以神祂自己为乐。派博解释说: 称义本身不是目的。罪的赦免和义的归算也不是目的。目的也不是逃离地狱或进入天堂,或从疾病中解脱,或从捆绑中得释放,或永生,或公义或怜悯,或没有痛苦的美好世界。福音钻石的这些切面都不是福音的至善或最高目标,唯有一件事才是:得见神,以神祂自己为乐,得改变成为祂儿子的形象,让我们越来越以神无限的美和价值为乐,并将这美和价值彰显出来。

16。称义与渐进成圣密不可分(罗6:1-23)

对罗马天主教徒来说,“信心+行为→称义”。对新教徒来说,“信心→称义+行为”(其中“→”的意思是结果或导致)。 但即使是一些新教徒,特别是倡导更高生命神学(higher life theology)的人,也将称义与转变分开。 “罗马书第6章的全部内容,是神不仅把我们从罪的刑罚中释放出来(称义),而且还把我们从罪的暴政中释放出来(成圣)。” 更高生命神学对罗马书第6章的解释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保罗不是在告诉信徒,称义的人如何有能力过圣洁的生活,而是为何必须过圣洁的生活”。 

17。渐进成圣与称义不同,但又不可分割

唯独信心叫人称义,但称义的信心绝不孤独。神的恩典通过祂圣灵的大能,确保那叫基督徒称义的信心也叫基督徒渐进成圣。正如乔纳森·普拉特(Jonathan Pratt)所说:“结果子必然、无可避免是由称义而来。”称义与神保证要完成祂计划、成就和施行的工作密不可分(罗8:28-39)神计划要拯救祂的子民——祂预知和预定他们,并通过基督的生死和复活成就了祂的计划。祂施行祂的计划——祂有效呼召了祂的子民并称他们为义。神要完成祂开始的工作——祂要使他们得荣耀。神若帮助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敌挡我们!(罗8:31)

称义的将来

18。称义是确定的,当神公开为信徒辩白时,称义就成定局

当神一开始称信徒为义时,这称义就是确定,并且一次成就直到永远,但它是私下的。当神在将来让信徒复活的时候,他要在最后审判公开为他们辩白。这一点加拉太书比罗马书讲得更清楚,但罗马书中的一些经文可能指的是那最终的称义。(罗马书2:13;5:18;8:30,32-34)

称义的目标

19。称义最终是为了荣耀神

称义的一个目标,是使罪人能够站立在公义的神面前为义。但这并不是它最终的目标。称义发生,最终是为了荣耀神。所以罗马书1-8章结束时为着称义的结果赞美神——就是神若帮助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敌挡我们(罗8:31-39)。所以罗马书9-11章结束时为着神贯穿历史拯救祂的百姓,当中彰显出祂丰富的智慧和知识赞美神(罗11:33-36)。所以这封信以赞美神的义作为结束,这义现在已经在律法之约以外显明出来,律法和先知可为之作证(罗3:21): 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神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罗16:25-27)

 总之,“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我们的称义尤为如此。“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罗11:36)

— 转自《称义的系统神学(Andy Naselli)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