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子坚
「因为依著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10)
这节圣经出现两种忧愁。第一种忧愁是「依著神的意思」,换句话说,是根据圣经而来。这个忧愁是指罪人看见自己犯罪得罪神,就感到很后悔及自责,这种忧愁的感受明显是神的意思,结果就是「得救」。
第二种忧愁称之为「世俗的忧愁」,意思是这种感觉是世界影响我们而出来的,不是出于圣灵。这种感觉毫无属灵的意义,也毫无属灵的益处,结果就是「叫人死」。
忧愁是人一种感觉。我们承认,感觉是非常个人及主观的。对于当事人,那些个人感受,不论是喜、怒、哀、乐,都是非常深刻及真实。我们不是想否定別人的主观感觉,也无从否定。然而,我们属灵的人也有责任教导弟兄姊妹,有些个人感受是出于神,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有些个人感受却是出于世俗,是无益的,甚至损害我们灵性及见证。
圣经记载有些不是出于神的感觉,是神不悅纳的。
大卫叛逆的儿子押沙龙被杀,大卫为他悲伤哭泣,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大卫此举被元帅约押大大责备:「你却爱那恨你的人,恨那爱你的人。你今日明明地不以将帅、仆人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龙活着,我们都死亡,你就喜悅了。」(撒下18:33;19:6)。死了儿子固然令大卫极其难过,但押沙龙犯了姦淫、杀人、叛乱等大罪,应当受死刑。大卫伤心到一个地步,竟然说恨不得替他死,这种伤心是神不喜悅的。
以利亚在迦密山大胜巴力的先知,一心以为以色列人会大批悔改,不料反接到王后耶洗別的死亡恐吓,就害怕得慌忙逃命。他来到一棵罗腾树下,就坐在那里求死。「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19:4)。以利亚灰心丧志,是值得我们同情及理解,但他不明白神的旨意,竟然向神求死,不是安心等候神的安排,这样过分的灰心丧志是神要纠正他的。
神吩咐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城宣告神的审判。约拿最初不肯服从,可能他认为尼尼微城的人不配得拯救,并且亚述人与以色列人是宿敌。他可能知道,若亚述人继续强大起来,早晚会对以色列国做成威胁,所以不想向他们传道。然而,神用一种很奇特的方法带领约拿来到尼尼微城,并宣告神的审判。岂料尼尼微城上上下下的人都披麻蒙灰地悔改,使神收回祂的刑罚。神此举竟令约拿「大大不悅,且甚发怒」,甚至他向神求死(拿4:1-3)。我们固然了解约拿的正义感及爱国心,所以他才这样发怒。但神怎样向他说呢?「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拿4:4)。神指约拿的怒气是不乎合理的。「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1:20)。不合乎理的发怒神是不接受的。
有一次主耶稣想到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传道,当地的人不却不接待他们。此举令约翰及彼得大为光火,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路9:54)。主耶稣乃是神的儿子,不接待主固然是大罪,将来要受神的审判。门徒的愤怒也不是全无道理。但他们的怒气明显过了火位,竟想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这岂会是神的心意?「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5-56)。这些怒火,虽为主而发,都不是神的意思,所以受主责备。
主说过一个比喻。有一个说财主,他的田产多到一个地步,没有地方收藏。他就对他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我们不能否定财主快乐的感觉是真实的。然而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12:19-20)。那种快乐的感受一点也拯救不了他,因为它只是属世、短暂的快乐,不是圣灵、永远的喜乐。只有后者有属灵的意义。
犹大为了三十块钱出卖耶稣。他的确犯了弥天大罪,但圣经没有说此罪是不得赦免。事实上,犹大出卖主之后,的确有过后悔的表现:「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太27:3)。后悔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惜犹大的后悔,不是领他向神认罪,而是促使他去吊死。对犹大来说,这种后悔的感受固然非常真实,但因不是按著神的意思悔改,反而是起了绝望,结果导致他的自杀和灭亡。
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有信徒因犯罪受了责备,他已经为罪忧愁了。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若教会一直不肯饶恕他,他就可能会「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林后2:7)。为罪忧愁本是好事,但「忧愁太过」就出问题了,因为会导致沉沦。
以上都是不按神意思生发出来的感受,它们所带出来的结果都是不好的。
弟兄姊妹,我不是想抹煞你个人的经历及感受;它们对你来说是十分真实及深刻,但若那些经历及感受过於圣经的教导,那么它们就不是神的意思,你就有责任去管理、约束甚至否定它们,否则可能会导致属灵上严重的后果。
现今教会非常流行经验主义。甚么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就是人以一些个人经历及感受去发明或归纳出一些教训,并且教导別人跟从。让我在这里说清楚,我们不反对一切合乎圣经的经历及感受。我们的信仰不单单是头脑上的知识,也包括主观的经历及感受,因我们所信的是一位复活的主,祂也住在我们里面。然而,这一切的经历及感受,必须有圣经根据。没有圣经支持的经历及感受,无论如何特別及真实,我们都不应接受,更加不可根据这些经历及感受去教导人遵守。
无可否认,灵恩派是这种「经验主义」的佼佼者。他们许多的教导,都是根据一些特殊的经历及感受而非从正统圣经的教义而来。众所周知,他们常常高举见异象、作异梦、听到神的声音等特殊经历,并对这些事深信不疑。就是他们引用圣经,都只能引用四福音及使徒行传中主及门徒的特別经历,而非各卷书信的教义分析。因这缘故,他们发明了好些圣经以外的教训及方法,例如「圣灵击倒」、「狮子吼叫」、「属灵绘图」、「内在医治」、「释放事工」、「金牙金粉」等。正统的基督教是从整本圣经的教导带出合乎神心意的行为及见证,灵恩派却是以信徒的经历及感受来发明他们与別不同、与圣经整体切割出来的教训,这是经验主义了。
遗憾的是,经验主义不单出现於灵恩派教会,它也大大影响了福音派的信徒。以下的一些我们常常听到的事例:
鬼压床:「一般出现於刚刚入睡或刚刚甦醒之际。你会觉得自己清醒并可以看见周围的事物,却无法移动躯干及四肢。有些人更会产生幻觉,看见或听见怪异的影像或声音。由于这些征状犹如被不明的力量压住和缠绕着,坊间一般俗称它为『鬼压床』。虽然这现象看似可怕,可是,它其实可以被科学解释到的。「睡眠瘫痪也并不罕见」。信主或持其他信仰的人,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第一个反应自然是感到惧怕,并向神求救。结果就是,过了一阵子,睡眠瘫痪的情况就消失了。所以他们就深信是他们向神的祷告使他们恢复过来,而那个压向他们的力量必定是邪灵。
鬼掐脖子:这问题又是睡眠时发生。患者在睡觉期间忽然觉得呼吸不到,好像被人掐著脖子,最后因缺氧窒息而猛然甦醒。其实这病症叫「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完全有医学根据。信主或有宗教信仰的人以为是鬼掐他们脖子,自然向神祷告。若情况有改善(可能只是暂时,因这情况未必每日发生),他们就会认定是祷告驱走邪灵。若情况再出现呢?自然就解释为那灵或另一个灵再来搅扰他了。
赶鬼验灵:四福音及使徒行传的确记载好些赶鬼的事件。我们知道四福音及使徒行传主要是记述历史(当然也有教训),书信才是对圣经的教义详细述及解释。从四福音及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主及门徒只是用禁食祷告来赶鬼。当然他们也以神的道及宣讲福音来使人脱离魔鬼的捆绑。此外,圣经再没有记载其他方法去赶鬼。
水晶玉石:许多未信的人对水晶及玉石都存不少迷信的观念。这当然是不好的。但对信主的人而言,那些物质都是神美丽创造的一部分,只要不是用来制造偶像,只作普通的饰物或摆设,基督徒也不需要害怕或厌恶它们。有些信徒本身没有这些迷信的观念,但被教会或资深信徒指他们佩戴或家中存放那些物品,可能会招引邪灵,影响灵性,他们的心就受到不安。直至他们跟从教会的指引丟掉或打碎那些物品,他们便觉得如释重负。所以他们就认定那些物品真的会招惹邪灵及令他们不安。
挥春对联:农年新年时,家家户户都爱在家中张贴一些祝福的挥春或字句,希望那些福气可以临到他们。作为基督徒,我们明白到那些挥春对联所提的福气,大部分都是属地的,也不可能贴一贴即来。所以我们不需像不信的人那样热衷此风俗。我们的福气是属天的,是在主里的。然而,我们也不需要对挥春对联过度敏感。有些忌邪的信徒,可能有家人在家里张贴挥春,碰巧那段间身体或有不适、或灵性低沉,或情慾发作、或睡眠不好,偶作恶梦等,就认定是那些挥春招惹恶灵。直至把那些挥春对联,情况似乎就得以改善。他们就深信一定那些挥春对联招引了邪灵回来。
触灵及清灵:有一些自称「对灵有经验」或有「辨別诸灵」恩赐的信徒,很容易对某些他们觉得有异样的信徒断症为「触灵」或「灵有问题」。那些异样包括眼神散涣、目露兇光、听道分心、聚会打瞌睡、祷告有滞碍、情慾突发作、夜间作恶梦等等。有时甚至在毫无症状异样下,只因那些「对灵有经验」的信徒与某人同在一处时心绪不灵或感觉不安、就说对方有邪灵。当事人受劝喻接受验灵,被问的问题如同住家人有否拜偶像、少时曾否拜过祖先、去过庙宇、进过灵恩派教会等,答案往往都好像引证他们的想法。之后,当事人再受劝喻接受「清灵」。经过他们的「清灵」(即是赶鬼),若情况有好转,那就是证明真的是邪灵。若情况不见改善,也不能否定那不是邪灵工作,只是那个灵太诡诈或太隐藏、或当事人有些罪没有认清,仍留地步给魔鬼。
这些都是在基督教中流传的经验主义。还有很多其他例子,不涉及邪灵,但都是诉诸经验,如用某些持別的祷告方法,就会得到特別的祝福。
这些特別的教导及作工方法有一个共通点:没有圣经明显的根据,纯粹是从人的历验及感受归纳出来的理论。然而,许多信徒、包括事奉主多年的人及教会牧者,对于那些没有圣经根据的理论竟然不以为然。他们普遍认为有些属灵的教导及作工方法,虽然圣经没有记载,但神仍会透过一些祂选择的人的属灵经验来补充,借此帮助现今信徒解决属灵的问题。他们对这一点一直深信不疑。
我在这里提出我们不能接受以经验主义来帮助信徒的几个理由。
第一,人的经历及感受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你的经历对你来说是真实及有効,对其他人来说未必是如此。只有圣经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及标準。有些经历,如看见神向他显现,听到神或天使的声音等,明显是超出圣经所记,极可能是人的错觉,这些经历对他们来说无论如何真实,我们都不能接受。坦白说,现代的人,可能是受了太大的精神压力,生活太多的忧虑及压抑、或心灵上遇到种种打击,偶然出现幻觉或幻听已经不是很罕见及值得希奇的事了。为何我们不能接受现实,承认是自己的精神健康出了问题呢?难道我们可以轻率以那些不寻常的经历作为我们信仰上的準则?
第二,那些从经验主义而来的方法,尽管表面上好像有些果效,但其实都不能有力证明它们的因果关系。一件事接续另一件事发生,这能证明前一件事产生或引发了后一件事吗?不能。后者可能只是偶然发生。再拿「鬼压床」一事做例证。「鬼压床」或睡眠瘫痪症本就是一个短暂的情况。这状态可能维持数分钟就结束。若我在那段期间不断祷告,结果不久后真的能起来,请问我能否说因为我祷告,奉主耶稣的名赶走那邪灵,所以我就起来了?当然不能,因为无论我祷告或不祷告,数分钟之后我都能回复正常!
以上那些情况,大部分都有时间性的,充其量只间歇性发生。若你的身体及精神状态好转了,那些不好的症状自然会减少,并不是你「清灵」或赶鬼后的结果。再者,那些症状大有可能会因为你的心理作用而减少。有心理家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若病人一心以为某只药能舒缓他们的病痛(其实医生只给他们一种没有药性的安慰剂),他们的情况真的会比未服之前感觉好些。这明显是心作用。此外,也不少事例证明,那些所谓情况好转只是暂时性的;那些症状不久可能会再出现。再加上提倡那些方法的人往往只会强调他们认为成功的个案,那些没有明显果效甚至情况更坏的个案他们通常都不计算。然而,那些负面的例子到底佔所有个案多少比率?若为数不少,我们怎能判定那个方法是真正有效?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理由,就是我们相信圣经的完备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圣经已经表明它在信仰上,包括人的灵性、心灵、以及道德方面的教导都是全备的。
不接受圣经全备性有甚么问题呢?非常有问题。
一,若我们不相信圣经的全备性,就等如我们不相信圣经自己的话。圣经明明说:「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甦醒人心」(诗19:7);「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彼后1:3)。若你认为在这些范畴上圣经有所遗漏或不足,那么你就是不相信圣经的宣称。
二,若我们不接受圣经的全备性,我们就是质疑神的美善及神的应许。神这么爱我们,甚至将万有与主耶稣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有甚么可能会故意遗漏一些对我们灵性有益的教导,不在圣经中告诉我们呢?情况有如当初魔鬼引诱夏娃犯罪,方法就叫夏娃质疑神的美善:「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3:4-5)。魔鬼叫夏娃怀疑神故意保留一些好东西不给他们,所以才禁止他们吃那分別善恶样的果子。但他们根本不知道,神已经将最好的都给了他们。他们一无所缺。若我们认为还有一些对我们灵性有益的道理,是圣经没有记载的,那么我们就是好像夏娃一样质疑神的美善:原来神有些重要的东西没有在圣经中向我们说,须由那些后世的圣徒替我们发掘出来帮助我们。若你有这样的心思,恐怕你已经中了魔鬼的毒素了。
三,若我们不接受圣经的全备性,教会防卫假道理的大门就有了破口,让鬼魔的道理没有限制地湧进来。当魔鬼企图把与圣经有明显有冲突的道理带入教会,我们比较容易抵挡,因为我们可以用圣经来反驳。但当牠把一些圣经没有明说、似是而非的道理带进教会,我们怎样抵挡?若某个道理圣经从来没有提及过,我们如何判断那些有道理是对是错?
我们反对经验主义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一旦接受了,我们就变相承认圣经是不全备的。若圣经真是全备的,为甚么还要靠这些经验来教导信徒?我们承认,从神及圣经而来的经历的确能帮助人。罗15:4说:「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林后1:4说:「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这些经历都是源于圣经的。
我们反对的,是用圣经没有提及过的经历。若我们用圣经以外的主观经历来作工的法则,就等于我们不相信圣经是全备的。一方面说圣经全备,一方面又说有些属灵法则圣经没有说,须靠一些属灵前人或长辈的经验来补充,这是自相矛盾的。不但矛盾,用圣经以外的经历来作工及教导也是很危险的事,因为我们没法用圣经来证实那些经历是对还是错。我们始终要用圣经来鉴证我们的经历是否出于神。若纯粹看果效来鉴定,我认为是不可靠的。有果效未必证明那方法是对,因为还有许多因素促使果效发生。反过来说,若该方法没有果效,他们往往会归咎受其他因素影响,不是方法本身有问题。这样分析是否客观?
其实圣经全备这个教义不纯粹是逻辑的问题,而是对「全备」这个词的诠释的问题。甚么叫「全备」呢?若「全备」不是「一无所缺」的意思,又是甚么意思呢?若圣经真是全备的,为甚么还会认为圣经有些重要的教导没有清楚说明,要靠某些人的主观经验来辅助?圣经是否真的在信仰每一个范畴都有足够的教导?
其实圣经全备性的教义不是新的东西,在改教时期、清教徒年代已经有了:
清教徒多马卡怀特(Thomas Cartwright)说:「神不单定规我们要传神的道,也定规了甚么人及用甚么方法来传。」
清教徒约翰何柏(John Hooper)说:「若没有圣经明文的命令,教会不会作任何事。」
苏格兰改教家约翰诺克斯(John Knox)说:「我记得摩西曾对以色列会众说:『所吩咐你们的话,你们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好叫你们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神的教会也要按此原则作教会内的事,而不是按自己眼中看为好的方法作。」
清教徒约翰欧文(John Owen)解释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节时说:「我们的主吩咐使徒们要教导其他门徒遵守凡祂所吩咐他们的。…这句说话就说明了使徒教导之内容是有限制的。主吩咐他们甚么,他们就教导门徒遵守甚么,此外便不能多说。…或许有些人想改变主的意思,说主要门徒遵守的范围其实是包括主所有的命令,以及主没有明说但他们却认为是好的事,只要这些事不违反祂明文的命令;好像主是在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以及所有你们认为适合而不违反我吩咐的命令,都教训他们遵守。』明显地,这解释违背了主的意思。…这就如旧约时代,当神向摩西启示关于敬拜祂的法则,神要摩西知道他必须完全根据祂所指示的去作。在神交讬摩西的工作接近终结之时,神为了要显明摩西所作的合乎祂标準,神重复了近十次说摩西完全遵守的祂的诫命,他『没有删减,也没有增添』。这个原则也应用在新约教会上:主定规了祂的命令是不能增添,也不能减少的。」
著名解经家亚尔伯班斯(Albert Barnes)解释诗篇19篇时说:「『全备』的意思就是圣经没有缺少使它完全的事;没有任何事物会使它更加完美。圣经是神完整的启示,是我们在行为上完整的规则。…它是绝对真实;它至高无上的智慧完全切合人的需要;它是全然无误的行为準则。在它里面没有任何引至错谬或犯罪的事,亦没有任何人必需知道的事情,在它里面是不能找到的。」
清教徒多马曼顿(Thomas Manton)说:「若圣经能完全带领人在基督里认识神,又使他们的灵魂得救,为何我们仍要找寻其他的?现在,它不只提供每一个基督徒这方面的知识,亦供应那些教导別人的神仆。他不需要往別处寻找,圣经已能供应他事奉的一切需要。所以让我们安稳及安息,我们已有足够的指引及一切需要的教义。」
王明道先生也说:「我们在信仰上的态度是:凡是圣经中的真理,我们都接受、都持守;圣经中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完全拒绝。为向我们的神尽忠,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作任何牺牲,歪曲和诬陷是吓不倒我们的。」
最后,我料到一定会有人批评我太武断或是太骄傲,企图把属灵前辈或其他信徒的属灵经历一概抹煞。其实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承认属灵前辈及许多信徒的灵命都比我高,圣经知识比我多。他们大部份的属灵经历都很有价值,也能帮助信徒成长。我只是想提醒弟兄姊妹,若他们某些经历及教训,在圣经找不到根据,那我们就要慎思明辨,不需要盲目模仿,或过分高举,因为他们也只不过是人,他们不是完全无误的。要谨记保罗的说话:「你们效法我们不可过於圣经所记。」(林前4:6)。
圣经是我们在信仰上唯一的标準及法则。依著神意思的感受,我们都宝贵,都感恩。不依著神意思的感受,我们都不屑一顾。圣经说过的指引法则,我们就应当遵行;圣经没说过的理论竟见,我们就不敢妄从。但我们有信心,我们需要知道的一切事,怎样得救、怎样生活、怎样事奉、怎样敬拜、怎样分辨是非,怎样讨神喜悅,全备的圣经已经全告诉我们了。感谢神,给我们这本全备的圣经!
— 转自七千人博客《依著神的意思憂愁—評現今教會裡的經驗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