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译者:陈鸽
(注:小标题为译者附加)
讲究实用、追赶时尚的福音派一直摆脱不了的罪就是:他们恬不知耻地借助于这不信的世界的热门潮流与热点话题。很明显,今天的福音派不再相信“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林前3:19)只要世俗文化中出现了新鲜的思潮或新奇的理论,福音派随即就采用,然后稍微变通一下,也许用属灵的语言包装起来,再找些似是而非的经文做为依据,就可以把它当做关键的信息推销出去让人们接纳,否则福音派就会被时代完全淘汰掉了。
粉墨登场
这正是20世纪中叶的福音派迷途的原因,这几十年来,他们迷恋于积极思想、自尊自爱、还有“基督教心理学”,然后,又在教会里推行市场促销策略,到21世纪初,更推出了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重新包装并积极兜售为“新兴教会运动”(EmergingChurch movement)。
到如今,种族批评理论、女权运动、交叉理论、同性、双性、变性宣传(LGBT)、逐步移民政策、动物权力、极左政策、等等,都在“社会正义”的旗号之下积极争取福音派的接纳。
谴责迫害
当然,并非每一个倡导“社会正义”的福音派领袖,对以上所有的激进事项全都支持。大多数人(至少暂时)不这样做。然而不约而同地,他们都在积极提倡一种“受害和迫害”(victimhoodand oppression)的论调,正如那些正在竭力推行各种变态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世人一样。任何声称受害身份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呼吁“社会正义”来博得众人的同情与支持,并且压倒一切反对的声浪。
随着社会公义的言谈在福音派中盛行起来,几乎所有在世上被认为“政治正确”(politicallycorrect)的事儿都在福音派中稳步地增长、渐渐地壮大。因此,假装社会正义运动对福音的信仰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是无稽之谈。
模棱两可
福音派很少明确界定他们所谓的“社会正义”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可能是因为如果他们准确地定义了这个词的来源,以及它在世俗学院中的意义,就可能失去很多福音派的支持。因为,不计其数的评论家都指出,“社会正义”的修辞可以追溯到葛兰马克思主义(GramscianMarxism)的根源。几十年来,“社会正义”一直被激进的左派当做政治速记(politicalshorthand)用语,用来呼吁财富、利益、特权、利益的平均分配,也包涵了纯粹马克思社会主义(pureMarxist socialism)的意思。
这种论调果然有效,因此今天一般社会正义的维护者都深信,法律之下的平等机会和平等待遇,都还不够公平;我们必须拥有平等的出纳、地位、财富,才算实现了真正的社会正义。所以,我们才听到这么多有关收入比较、种族配额、和其它统计数据的说法。例如,他们说:今天之所以出现少数男性高压管理企业,是因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中寻求职业的女性太缺乏了,这是他们的数据得出的肯定结论。
这种论点(社会公义)被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其他激进分子,蓄意利用来煽动种族怨恨、挑起阶级斗争、制造性别歧视、和民族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为了改造社会架构来符合自己的意识形态,他们必须首先打破现有的社会次序与常态。
息息相关
根据以上事实,可见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社会正义”的论调之间的紧密关联,这无疑是一个很关键的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基督徒,需要用圣经的亮光,来审视与检验目前借社会正义之名所提倡的思想和理论。
离开神的正义,就无正义可言。
关于正义(justice),圣经中有很多教训。在《圣经》英文标准版(ESV)中,这个词出现了130次之多。除了以西结书18章8节中所说的“真正的正义”(truejustice)外,它之前从来没有任何形容词。偶尔,它与所有格代词搭配使用。两次,神自己在圣经中提到“我的正义”(myjustice)。另两次,在向神的祈祷中,我们读到“你们的正义”(yourjustice)。
为什么如此?因为没有不同品种的义。只有一种真正的义,就是神自己所定义的义。神的正义始终与他自己的性格符合。
的确《圣经》十分强调神正义中慈善的这一方面,就是神对众人所彰显的善意:他同情遇难者,帮助孤寡者,爱护寄居者,关怀贫穷人,特别是供应他们生活上基本的需要(申10:18;诗140:12;结22:29)。
顾此失彼
然而《圣经》中的正义不是一边倒的。神不会为了摆平特权的天平,而偏袒穷人或袒护没有身份的人。恰恰相反,圣经明确谴责这样的心态是不义的(出23:3;利19:15)。
圣经中,正义(justice)往往与公义(righteousness)和公平(equity)相结合。“公平”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义”指的则是满足神律法的要求,包括惩罚作恶的(耶5:26-29),顺服掌权的(罗13:1-7),并不偏不倚地执行刑罚,以牙还牙,以命偿命(利24:17-22)。公义也表达一种绝对正直的职业道德原则:即强壮的不可好吃懒做,坐享其成,乃要亲手做工,自食其力(帖前4:11;帖后3:10)。
然而,这些正义的层面,在最近鼓吹“社会正义”的福音派言论当中,却明显地被忽略了。相反,在他们口中,听到的都是谴责的言论和政治的口号,不约而同,他们与世界上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彼此呼应同一个论调。这个事实应该警醒每一个基督徒,要起而效法庇哩亚人(好好地去考查圣经,徒17:11)。
放宽福音
更令人忧心的是,某些福音派思想家竟然声称:若任何人不提倡社会正义,他就在传讲一个删减版的福音。还有人说:凡拒绝他们社会正义论点的人,根本没有福音可传。国王学院(King’sCollege)宗教与神学教授安东尼(AnthonyBradley)最近在网上发布了以下的评论:
“问题在于(而且还是个大难题):从黑人教会的角度来看,福音派从来就没有过福音。从没!读读这本书《教义和种族》,其中问到了实质性的问题:福音派什么时候才会头一次接受福音呢?”
异曲同工
当评论家将他们的观点与沃尔特(Walter Rauschenbusch)的社会福音(socialgospel)相提并论时,他们通常会跳起来抗议,尽管如此,双方的论点与论调却基本不谋而合。沃尔特是20世纪初期的自由派神学家,他写了本叫做《社会福音神学》的书,教导基督徒不但要为个人犯的罪悔改,也要为“社会的罪恶”忏悔。正如今天大多福音派的社会正义倡导者一样,沃尔特(起初)也坚持:他没有任何否定福音要道的意图,他只不过想要把福音的重点扩大一些,好叫福音的内容不仅涉及个人的罪恶与救赎,更包含社会的邪恶与不义。但不久,沃尔特就说出这样的话:
“历世历代,各处各地,公众的罪恶在人类社会中已经泛滥成灾,以致凡进入人类共同生活的,没有一个不被这些集体的罪恶玷污的。他要不就因着妥协参与而犯罪,要不就因着抗拒抵挡而受罪。其实,耶稣并没有真正担当哪个古代人公元前56年打老婆的罪,也没有真正担当哪个田纳西的登山者在1917年喝醉酒的罪。然而,他却实实在在承担了有组织的社会、公共罪孽的重担,而这些罪孽又与一切私人的罪恶都息息相关、因果相连。”
社会福音
美国几个最大的主流宗派教会都如饥似渴地吸收了沃尔特的思想,因而更迅速地随从了自由主义的大流,直到他们完全放弃了对圣经权威的委身。此时,他们早已经失去了福音。
为什么?因为凡让圣经之外的根据(不论社会文化、政治理论、民众意见)来为他们定义“正义”的人,会很快地发现圣经在抵挡他们。如果他们一意孤行,非要坚持自己扭曲的公义观念,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反对《圣经》了。
此外,每次试图扩大福音的范围时,都会使福音更加偏离焦点,以致最终失去了实质的信息。
社会正义的信息分散了人们对基督和十字架的注意力。它把我们的心思意念从上面的事转移到地上的事。它模糊了神赦免绝望罪人的应许,因为它告诉人们:他们是别人罪恶的不幸的受害者。
因此,社会正义促进了情欲的事,而不是培育圣灵的果子。
让我们不要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心胸宽广
所有的人当中,基督徒是最不应该被绊倒而义怒填膺、充满仇恨、嫉妒、苦毒的人。因为爱是“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5)。基督徒的标志是让人打你的左脸,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基督是我们效法的榜样,我们当跟随他的脚踪:“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2:23)
凭果认树
仇恨、苦毒、斗争、嫉妒、恼怒、争执、纷争、结党、敌意、分裂、怨恨、骄傲、自私、刻薄的情感、报复的心理,以及所有类似恼恨的心态,都是肉体自我毁灭的情欲之事;而圣灵所结的美好的果子,却是截然相反的心态:“……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新国际版(NIV)是这么翻译(林前13:5)的:“[Love]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爱是不翻旧账的)
这些品质,坦诚地说,在倡导社会正义者的言论当中,真是少之又少。
“行公义”(伸张圣经的公义,而不是世俗的代替),还有“好怜悯”,并且“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每个信徒实际生活当中,义不容辞、应当尽的、首要的本分(弥6:8)。整天抱怨我们是别人不义的受害者,同时又谴责别人犯了我们甚至都看不到的罪恶,如此而行,恰与基督的灵背道而驰。
身为基督徒,让我们培育圣灵的果子(加5:22-3),培养八福中点出的品格(太5:1-11),还有(彼后1:5-7)举出的美德,更有(林前13)列出的特质。任何道德平等的观念,若忽略或减低了这些公义的品质,就没有任何资格被称为正义了。
— 转自陈鸽的博客《社会正义的不义(麦克阿瑟)(9-7-2018)陈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