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察验:分辨真假和对错(麦克阿瑟)

作者:约翰.麦克阿瑟 ( John MacArthur)

《帖撒罗尼迦前书》5:21 所说的“凡事察验”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教会。

这节经文的希腊原文其实很简单,英文圣经中“carefully(仔细)”二字为译者后加,为凸显原文含义。如果我们只按字面意思翻译,就是“凡事察验”,没有“仔细”二字。不过,希腊文“dokimazō”包括了仔细察验之意。新约中多次出现过这个单词,在其他地方译作“分析”、“鉴察”、或“证实”,指的是检验一样事物使其露出本相的过程,好像在检验贵重的金属。

保罗在这里勉励信徒细细甄别他们听见的每一句话,分辨其中真伪,区分优劣。换句话说,保罗希望他们在所有事上都慎重地察验。保罗在说,你们要“凡事考察”、“凡事判断”。

可是,有人不禁要问,《马太福音》7:1 不是教导我们“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吗?这节经文常常被人用来禁止我们对他人的信仰做出任何形式的批评或分析。耶稣是否是不允许基督徒质疑任何奉他之名的教导?当然不是。保罗说的属灵的分辨和耶稣所说的论断态度并不等同。

在《马太福音》第 7 章,耶稣继续说:“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给你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 7:2-5)

显然,耶稣在谴责假冒为善的判断,因为一些人用严格的标准判断别人,对自己却网开一面。当然,耶稣绝非禁止所有的判断,事实上他认为,除掉弟兄眼中的刺很有必要,只是你需要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

除了这节经文,根据圣经,我们也不应判断他人的动机或态度。我们不能“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 4:12),这是上帝独享的特权。唯有神能论断人的内心,因为唯有他知晓人心(撒上16:7);唯有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诗 44:21);唯有他能衡量人心(箴 16:2);唯有他将“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罗 2:16)。这不是我们的工作。“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林前 4:5)。

圣经只批判假冒为善和论断他人内心或动机的论断,至于其他判断则明文鼓励我们为之。

从头到尾,圣经都在勉励神的子民区分真假、对错和好坏。“按公平断定是非”(约 7:24)。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我好像对明白人说的,你们要审察我的话”(林前 10:15)。由此可见,在甄别教义纯正的事上,神不仅不反对判断,反而要求我们分辨。

在下次学习中,我们将看到,如果我们有分辨地做出判断,也能有效对付教会内部的罪恶。

— 转自《判断需要分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