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
律法使罪显多的第一个方式是,律法增加我们对罪的认识。这是保罗将在罗马书第7章充分讨论的内容。他在那里说:“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非律法说:‘不可起贪心’,我就不知何为贪心”(7节)。显然律法并未使保罗贪心,律法只是揭露保罗的贪心。
钟马田把这一点分成四部分,他问道,律法如何增加我们对罪的认识呢?他自己做了回答。
1. 律法为我们界定何为罪。在神赐律法之前,从某方面说,我们好像小孩子。你应该知道小孩子的情形,他们里面有罪的种子,他们的行为表现出罪来。但是他们常常不晓得自己所做,或企图做的事是罪。例如他们的自私。只有当父母或老师向他们解释与人分享玩具的重要性时,他们才开始明白自私是什么,以及自私的错误。没有人可以独占一切。但只有在他们的父母睿智而坚定地列出一连串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时,他们才发现自私霸道是错的。同样,神的律法可以界定我们的罪。
换一种方式说,律法可以将罪转换成过犯。即使没有律法,所有错误的行为仍然是罪。但只有当它们被暴露在神的律法之下时,才被视为过犯。保罗稍早说过,“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5:13),“……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4:15)。
2. 律法揭露罪的本质。罪真正的意思是悖逆神。但从某方面看,除非我们遭遇到律法的对质,我们很难完全知道或明白这一点。我的意思是,大多数人都有神所赐的良知,能分辨是非。即使原始森林里的一个土著也有某种道德规范,虽然他没有任何圣经知识。但由于他不认识神,他不知道违反道德律就是得罪那赐下道德意识的神。
举一个例子来说:大卫与拔示巴犯了奸淫罪,又设计谋杀了她的丈夫,即使是一个未蒙光照的异教徒,也知道这是犯罪。在任何地方,奸淫和谋杀都是无可宽宥的。但由于大卫是神受教的选民,他就能从更深的层面看自己的罪,因此他承认自己得罪了神:“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诗51:4)。大卫得罪了拔示巴(虽然他是和她一同犯罪的),也得罪了乌利亚和以色列百姓。但只有当他看见自己得罪了神的时候,恐惧才开始笼罩他,使他公开地认罪。
3. 律法暴露罪的权势。让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有一个人嗜烟如命,他的朋友都劝他戒烟,但他总是回答说,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时戒掉。事实上他也戒了几十次之多。他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已中了很深的尼古丁瘾。后来他去看医生,经过检查之后,他的医生郑重地警告他,香烟正在腐蚀他的生命,医生命令他立刻戒烟。现在他得面对律法——医生的命令。他说:“好吧!我一定戒掉。”但是他发现自己竟然戒不掉。以前他还以为戒烟是件轻而易举之事。如今医生的“律法”要求他戒烟时,他才发现他靠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他需要别人的帮助。
我们也一样。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实际上是许多人悔改信主的步骤之一。他们原先以为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罪的问题,直到有一天神的律法使他们知罪,他们想要更新。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时,就开始转向基督求救。
4. 律法揭露罪的蒙蔽。除非我们直接暴露在神的律法下,我们很容易替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或对罪轻描淡写,甚至否认罪。律法让我们看见,罪就是罪,罪会愚弄我们,使我们轻忽罪的可怕。只有律法能暴露出罪的途径上虽然繁花似锦,却是通向灭亡之路。
钟马田如此描述律法如何使罪添多:
今天教会和世界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对罪的认识极贫乏。人们忽视罪的严重性……他们可能承认自己在某方面有软弱,需要帮助;但圣经清楚教导了罪的深广和可怕。我们的先祖对此知之甚详,通常属灵的复兴就是在这种时刻发生的。人只有在了解自己里面的罪孽是何等深时,才会开始向神呼求。如果他们对罪一无所知,缺乏律法所提供的有关罪之常识,他们就会对一些表面化的传福音事工感到满足。这实在是我们今日主要的问题之一。
这番话确实一语中的。
神颁布律法的动机:“律法本是外添的,叫恩典显多……。” 我们可以从这一节看出过犯“显多”的意思:
(1)律法使罪显多,这是因为律法界定了罪,增加我们对罪的认识,这原是好的。
(2)律法使我们知罪,让我们看见罪就是悖逆神,这对我们也有好处。
(3)律法激起我们里面更多的罪,揭露罪的真正本质。这一切都驱使我们向恩典敞开大门。
神赐下丰富恩典的动机:“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罗5:21)
在解释这个主题上,我从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所著《神恩典的动机》一文受益颇多,那是他一系列研究罗马书的著作中之一章。巴恩豪斯一共列出五个动机,我打算在本讲中使用他提出的大纲。
神赐下丰富恩典的第一个动机是,“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这是指所有被赎的人。它显示神以恩典行事的第一个动机是,叫我们得好处。
另外有一节说到同样的事,是主耶稣自己的话,我们都很熟悉:“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一节和罗马书5:21一样,有一个希腊字hina,用来带进后面的动机。但约翰福音3:16分别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表达这动机。消极的部分是“不致灭亡”,积极的部分是“反得永生”。
第二个动机与前一个有关,神施恩是因为神本为善,他自然也指望我们行善。主要的经文在以弗所书2:8-10:“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第10节预先提到,“我们原是他的工作”,以及他对腓立比人说,“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的原因。
神施恩典的第三个动机见于以弗所书的一处重要经文中。保罗在以弗所书第3章说到神将不同生活和种族背景的人拯救出来的方式,神把他们放进一个新的身子里,就是基督的教会,如此拆毁了原先隔在他们中间的墙。然后保罗又说到,神“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10节)。这里“天上执政的、掌权的”是指堕落的天使。因此这节经文的意思是,神施恩典最大的动机,就是要向这些堕落的天使显明神的智慧。于是我们将神的动机这个主题从人的层次提升到了宇宙的层次。
神赐丰富恩典的第四个动机见于以弗所书1:23,那里启示我们,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这里的重点是,神既然用恩典拯救我们,所以外面的世界能看出来,我们身上有一些东西是属于基督的,甚至父神的。我们可以说,众圣徒的身体是显示神丰富恩典最主要的地方。
神赐恩典的第五个动机是“要将他极丰富的恩典,就是他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弗2:7)。
薛弗尔(Lewis Sperry Chafer)在他所著的《恩典》一书里,称这种动机是神所有动机中“最伟大”的一个。他写道:
神最超然的动机,就是在一切执政、掌权、天上、地上的诸灵面前,彰显他极丰富的恩典。神是借着耶稣基督成就这一切恩典。诸灵将明白罪的深邃,知道失丧之人的光景是如何绝望。他们也将看见人的蒙赎和得救。这种转变可以用来衡量和彰显神那“极丰富的恩典”。
神这伟大的旨意在人因信称义的事上实现了。如今这旨意完全控制着神在宇宙中的作为,因此天地中所有事物都朝着这目的而运行。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旨意,神引进了从基督的舍命到他二次再来的这世代。历代以来人类的挣扎,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其他任何理由都不够充分。可惜短视的人看不见遥远的目标。对他们而言,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都只是凑巧的,或者都是为了获取人的荣耀。盲瞎的眼看不见天上的荣耀,昏暗的心无法知晓神要彰显他丰富恩典的旨意。但当这世代结束时,天上地上的人和诸灵都将清楚看见,历代宇宙的运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神以恩典拯救人的伟大旨意。
我们常常说到基督徒的世界观,但我们却很少去给它下定义。这里对基督徒的世界观有一个很好的定义:历史是一个舞台,在那里展现了神拯救罪人的恩典。
我有时候将历史比喻成一出戏,戏码是“神的恩典”。天使是观众,我们是演员。撒但在那里竭力抵挡神的旨意,贬损神的恩典。这出戏已经上演了许多世纪。早期的主要演员有亚当、夏娃、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赛亚、施洗约翰、彼得、保罗,以及旧约、新约、教会历史上其他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中间有主角,也有跑龙套的;有强壮的,有软弱的。但每一个在舞台上传讲神话语的演员都写下了一部分的台词,都对这出戏有所贡献。
你我如今正是这出长戏的演员。撒但的攻击未曾稍歇,天使也正全神贯注地观望。你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说自己的台词时,他们是否在你身上看见神所彰显的智慧?你的一生对这出取名“神的恩典”的戏究竟有何贡献?
我前面引用过多次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所著《神的恩典》一书,这位饱蒙恩典的作者在书末了说:
我毫不怀疑在未来的世代——或许几千万年之后——天使看着你和我,而彼此对说:“这两个人是圣徒!他们在世的时候曾经多么悖逆。他们死在罪恶过犯当中。他们是邪恶的罪人,是与神为敌的。但他们还在那样的光景中时,神就爱了他们。想想看,他的爱多么奇妙!他的屈尊多么感人!他的恩典多么浩大!他为他们成就了一切。”
然后我们可以对那些天使说:“你们把一切荣耀归给神是对的。他是满有恩慈的那一位。无人像他那样。”在天上我们与他的关系就如王后与国王的关系,在各种无止境的活动中,我们将做一件事:指出他是一切恩典的源头,而他丰富的恩典都彰显在我们身上了。
— 节录自博爱思的《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罗马书 卷二:恩典作王》里的《律法和恩典(罗5:20)》 & 《神赐恩典的动机(罗5: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