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狡猾的反律主义:王一采纳的《现代神学精髓》是苏格兰教会的禁书

作者:小草

王一在他创办的“改革宗初学者”网站发表了一些文章,旨在把信心和悔改、顺服分离开来,比如下面这两篇王一自己翻译的文章:

王一的这两篇译文,一篇是在指控信心包含顺服是律法主义,另一篇则是声称,信心与悔改有先后,是直接译自费雪(Fisher)的《现代神学精髓》。前面一篇,王一还要注明作者厄斯金也参加了精髓之争。王一采纳和宣传《现代神学精髓》这种富有争议性的书籍,并以此来为他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背书,这也说明了他所持的观点和立场也必然是充满了争议性,而不是正统改革宗共同的认信。

本文旨在指出《现代神学精髓》是非常有争议性的一本书,并非是正统改革宗所共同接受的,甚至是苏格兰教会的禁书。

《现代神学精髓》的作者叫着 Edward Fisher (爱德华·费雪,1627年 – 1655年),见下面截图:

这本书是以四个人对话和讨论的方式来写的,这四个人分别叫着:律法主义者、反律主义者、初信者、牧师。在作者生前,这本书并不出名。而是到了1718年,因为苏格兰的牧师和神学家 Thomas Boston (托马斯.波士顿)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在他的努力推荐下,被重新出版,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一些苏格兰的教会却反对这本书,认为这是一本认同反律主义的书。1719年5月 – 1720年5月,苏格兰教会在调查了这本书之后,发现这本书确实是在鼓励反律主义,因此禁止牧师支持或推荐这本书,并要求他们警告会众反对这本书。所以,这本书成了苏格兰教会的禁书。而托马斯.波士顿不认同教会的判定,当然也有些人和他一样,以致引发了所谓的“精髓之争”:反对这本书的人,认为这是本宣扬反律主义的书;而赞同这本书的人,则认为反对的人是律法主义。(参《What was the Marrow Controversy?》)

当代改革宗长老会牧师和神学家马克.琼斯(Mark Jones)在他的《Antinomianism: Reformed Theology’s Unwelcome Guest?》一书里说,《现代神学精髓》的作者费雪试图避开律法主义和反律主义的错误,但实际上,无论是在17世纪或是18世纪,他的批评者认为,这本书揭示了费雪是个反律主义的同情者。17世纪的长老会牧师 John Trapp (约翰.特拉普1601年 – 1669年) 甚至称费雪是“狡猾的反律主义者。”

马克.琼斯还说,当今有些学者也倾向于赞同 John Trapp 对费雪的评价,部分原因是,1630年,费雪与一些反律主义者交往。例如, Winship 说, “伦敦的理发师(译注:指费雪,他只是位业余的神学家),他写了有争议的反律主义的《现代神学精髓》” 在十八世纪初的苏格兰,《现代神学精髓》也遭到了苏格兰教会类似的谴责。(引译自《Antinomianism: Reformed Theology’s Unwelcome Guest?》)

主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7:21)”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路13:3)如果,只要简单的相信,既不要悔改,也不要顺服,就能得救进天国的话,那就是在否定主耶稣所说的。把悔改和顺服排除在信心之外,这样的信心不是得救的信心,而是反律主义和简信主义所说的信心。

约翰.慕理(John Murray,1898年 -1975年)在他的《再思救赎奇恩》里说,“导致救恩的信心是一个忏悔的信心,而导致生命的悔改是一种相信的悔改。分开信心与悔改是不可能的,叫人得救的信心离不开悔改,而悔改也离不开信心。” 所以,信心和悔改是不可分离的,也没有先后之分。(参《得救信心的三要素,信心与悔改不可分离(约翰.慕理)》)

《西敏小要理问答》第87问是:

87:「悔改以致得生」是什么意思?

:「悔改以致得生」是神所赐的得救恩典;一个真实觉悟自己有罪,而又确知神在基督里之怜悯的罪人,就会因此为罪忧伤痛悔,恨恶并离弃自己的罪,而归向神,立志竭力重新顺服

按照正统改革宗的立场,真实的悔改包含了顺服,没有顺服,就不是真悔改;而得救的信心又是离不开悔改的(推荐参阅发表在林格尼尔网站上的相关文章:《信心和悔改是不可切割的:称义的信心是悔改的信心(RICHARD)》)。长老会牧师博爱思(Boice)说,“顺服不是跟在相信之后,好像神先呼召我们相信,再要求我们顺服似的。顺服乃是信心的本质,它把整个信心包括在内了。” (引自《顺服乃是信心的本质:你是谁的奴仆?(博爱思)》)

所以,信心、悔改、顺服都是罪人得救所必须的,是神呼召罪人对福音当有的回应。以任何形式把信心、悔改、顺服剥离开,是狡猾的反律主义的伎俩。

警惕狡猾的反律主义:王一采纳的《现代神学精髓》是苏格兰教会的禁书”的一个响应

  1. mattppshen说道:

    “精华之争”的讨论,弗格森专门有一本书《全备的基督》,如果能读一下,或许会改变你对那段历史的看法及你的观点。

  2. 小雅各说道:

    信心与行为是并行的,如果一个人说他有信心却没有行为,那么他的信心是假的。信心建立信仰,行为印证信心。一个有真信心的人,一定会有真实的悔改和顺服的心志。其表现就在于有好行为的见证。无论历史怎样,人的观点如何改变,神的道是永不改变的。

  3. Isaac说道:

    可以看出博主对纯正福音的看重。也看到评论。从评论来看,这写留言者其实都对纯正福音的重视。我分享几点:们知道没有一段历史不是被人解读的。问题在于是否是客观解读和主观解读。客观需要大量的信息,以及解读人的态度(不是选入为主,而是和对比不同的声音,最重要看作者怎么说,以及他的作品如何呈现)。你的文章其实也算是对这段历史的解读(根据你目前所了解的),而弗格森(相当有份量的改革宗神学家,又来自苏格兰)在全备的基督里做出他对这段历史的解读。由于他的是十分可靠让人尊敬的神学家,又是苏格本的背景,我认为他的解读会是一个标杆性的。人也是因为Fergoson全备的基督介绍,才刚刚拿起现代神学精华书来看。我们都在成长,不断的归正,回归圣经。所以,我们在主里,任何真理探讨是应该的,只是我们都忘记 用爱心讲(speak Truth in love)。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